慢性骨结核病人易犯的六大错误
1、精神性依赖药物。临床上常见少部分病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病人,在长期与结核菌斗争的过程中,因其知道结核菌的顽固性和难治性,本来经局部透皮式治疗和全身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后,已判定临床治愈,可有少部分病人总是表现出,从精神上难以脱掉对药物的依赖性,经常怀疑自己的病未治愈,总是找借口和理由以在局部用药和服用一些与本病有关或无关的药物。目的只是求得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平衡。但如果经常对症自购一些药物服用,时间一久,药物的毒性会寻找和固守自己的靶位,导致药源性疾病的产生。另有少数病人,在局部用满全程的透皮式治疗后,竟将用过的药物一直贴在患部,问其理由,患者回答很简单,用习惯了,拿掉已经不舒服甚至难受,有时觉得像透风,贴着又没什么坏处。重庆贻青中医院专家指出,用过的膏药,由于皮肤代谢中排出了大量毒性物质和皮脂腺分泌的许多油脂等,都蓄积在了膏药内,多种因素糅合在膏药中,对皮肤及组织肯定没有好处,所以不应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而对皮肤或重要器官构成不利影响。
2、“老毛病”和“久病成良医”现象。随着药店多于米店,非处方药物更多地进入家庭。慢性骨结核病人的抗痨药物,辅助治疗药物随处可买到,于是,患者认为是老毛病,自己也略知一二,不遵医嘱,只根据自己好恶或感觉,擅自停药、改药,从而出现某种药物重复使用,不但对细菌起不到正向作用,反而增加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甚至让细菌钻了耐药、赖药的空子,使治疗失败,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3、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当作补药使用。因受医疗广告宣传的诱导和自己本身没能正确理解药物药理作用的实质内涵,片面地追求“药效”作用。本病病人往往把自己的病与这些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断章取义或将适应症对号入座,把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类药当作补药长期服用。要知道,维生素一类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碳水化合物代谢时所必需的辅酶,也就是作为辅酶参与各种代谢功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但它们在人体内含量甚微,如摄入过多,它们既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也不作为机体构成成分。维生素或维生素前体广泛存在于肉类、蔬菜、瓜果、粮食等食物中。平衡膳食,机体吸收能力正常,且无特殊需要,一般可由饮食摄入满足需要,如把它作补品,不加限制地滥用,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许多骨结核病人喜欢服用维生素AD类药物,如维生素A摄入过量可导致轻度、重度、严重中毒,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可有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搔痒,疲劳、软弱、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肝毒性反应,血液系统改变等。维生素中毒引起高钙血症,肾钙质沉淀导致肾功能衰竭等。更要清楚,微量元素的重要生化活性、营养作用、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已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过渡强调某些微量元素与宏量元素对人体的药理作用,往往导致某一元素增高又干扰了其他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功能。所以,骨结核患者,不可偏信或自以为是地随便吃“补药”而再补出与之相关的药源性疾病来!
4、随意增减主渠道治病的药物用量。有些骨与关节结核病人,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代谢过程不甚了解,只是感觉本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随意停药、换药,又在用药上不能定时、定量,疗程又不分长短,病情好转时,又出现忘服、漏服药物现象,这往往也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治疗失败的原因。追其根由,这部分病人是对结核杆菌导致的骨与关节结核这一疾病的严重性和难治性认识不足,把医生的忠言相告,当成了天方夜谭,甚至摇头戏说医生吓唬人,当意识到了它的严重性时又悔恨已晚。
5、模仿他人用药途径。长期的病痛折磨,病友之间聚散有缘,并相互产生同病相怜之情。医院一样的疾病,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是常事,但病人有时就把自己的治疗方案与病友作比较后,任意作废,仿效别的病人“高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使用,且忽略了一个人会有多种疾病共存,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即便疾病相同,用药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何况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诱发、继发因素等,亦没有考虑自己的临床症状、急缓程度,病菌抗菌谱的变化,病原菌的变异问题。所以还是要遵守医嘱用药,以免造成治疗失误。多种相同族系里的药物并用。这种用药方法,必定加大了相同药物在体内的毒性反应,也必定会搅乱人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破坏了人体微生态相互制约的本能,产生菌群失调症而掩盖了病情的转归,对本病的治疗判断失误,也延误了对疾病准确诊断与治疗的机会,从而带来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
6、服用保健品或补品替代药品。重庆贻青中医院专家指出不管市场上能起强身健体作用或具有滋补效果的保健药物,宣传的力度与防病治病的效力有多大,它不能替代对本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针对性杀伤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更不应该把保健药物和治疗药品相提并论,或混为一谈。而冲击了治疗药物品的临床运用,因它们在药理作用上有概念的不同。在临床上经常发现,尤其是成年以后的慢性骨结核病人,因知道治疗的药物毒副作用大,而另选择了具有保健性的药物来替代治疗药物品的位置,还认为能收到治病防病双丰收的效果。在此,不是针对本病患者使用保健药物品有意见,只是提醒患者,它不能替代治疗药物物的位置。保健药品在治疗药物物参与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使用,对本病的治疗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治疗本病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