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为什么治不好骨结核?
西医是注重局部,认为病只局限在病患部位,只需对其致病菌进行干净彻底的消灭病就好了,抗生素的反复使用也就不足为奇,到最后无法收拾残局时又要求患者手术或截肢,其结果是给病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中医从全局出发,以整体为核心,调动了“全国人民的力量”,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这一特征体现较为明显的当属靶位定向体液疗法了。
一、现代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案:抗痨和手术治疗
1、单纯用抗结核药治疗治疗骨结核的缺点
抗结核药可以控制结核菌在血液内的播散,抑制病原菌,但是骨组织内的感染却无法得到改变,为什么呢?因为骨结核是以骨质破坏为主,骨与关节血运较差,加上骨质的破坏和局部炎症的反应、局部的水肿,药物的浓度几乎无法达到,即使一部分达到了浓度也相当低的,也无法发挥药效。这样的结果一是加速细菌的耐药,加重了肝肾的损害,再就是延误了自己的病情。
2、手术方法常有切开排脓、病灶清除(植骨矫形)两种类型
(1)切开排脓
一旦出现了脓肿,这时人们常常就盲目听医生手术(清除脓肿),但应考虑骨结核是全身症状的局部表现形式,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对身体和患部都有很大的损伤,血液循环长障碍,伤口愈合困难。手术中无法将结核干酪样物质和脓性分泌物无法清除干净,因手术仅仅是清除一部分脓液或死骨,消灭不了结核菌的感染源。一但抵抗力下降,手术是导致细菌扩散的条件,给治疗带来困难。针对胸腰椎和颈椎结核手术存在一定系数的并发症,最大的并发症为截瘫。反复手术会对全身和局部和手术对病人体质的消耗和患部的破坏比较大,给骨组织的修复造成很大的障碍。
(2)病灶清除(植骨矫形)(胸腰椎结核较常见)
①应考虑单纯进行病灶清除植骨是否可行?因为患部属于病理性环境,血液循环障碍,没得到血液供应(患部不具备生理性),死骨取出后腔过大,因手术腔内还没有自体植骨存活的条件,植骨块不易存活,失败率高,被移植的骨直接成了细菌生长繁殖的基地,而且骨块易造成成假关节和畸形加重。由于单纯进行植骨的植骨块强度低,对脊柱的支撑力不足,一旦发生松脱、倾倒直接压迫脊髓,会产生严重性的后果。
②常以前、后路内固定技术应用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因而手术治疗的目的就是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矫正后凸畸形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但骨结核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并不是清除病灶后就一劳永逸了。目前一般主张前路植骨、后路内固定,它的缺点是明显的,螺钉的固定穿透骨膜损伤了骨质和血运,易造成结核菌栓子的定殖,使细菌扩散。而且植骨块在应力作用的情况下会出现骨小梁的压缩和断裂。特别是对于破坏达到两个以上椎体的病灶,脊柱上下端的应力集中在内固定的螺钉上,引起螺钉松动断裂,导致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和晚发性截瘫的出现。
二、我院特色治疗——靶位定向体液疗法
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是重庆贻青中医院立足中医学理论,摒弃抗生素和手术等一系列现代医学手段,利用纯中药外敷疗法内病外治,论治从液,以液养液,在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疾病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我院提出治疗慢性骨与软组织感染为主体疾病“专从液论”的独特见解,落实到临床实践上,围绕“论治从液”使用专方治专病,药效的双向调节。如在靶位区,形成柱状辐射环或平面辐射区,以靶位透皮扩散或靶位透皮提引式,将药物的活性物质直接持续性送入,将病患部不具有生理状态的液体促其散脱于体循环中。靶位透皮提引式是将靶位区的脓性分泌物从病灶腔或面,以机体的津液为载体提引移除于体外,来拉动改善靶位区域液体的有效循环与更替,使靶位区病变组织有了吐故纳新与增生性修复的能力。“论治从液”的实施,为病变的靶位区组织刨造了具有生态渐次愈合的条件和能力。在慢性骨与软组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学上,我院认为在所有的药物治疗中,第三给药系统——靶位透皮给药的副作用最少,疗效最直接,最有效。靶位透皮扩散给药途径所出现的止痛,活血化瘀消炎作用最直接、最迅速和确切。靶位透皮提引式给药的提脓拔毒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最快,疗效也最确切。因而奠定了中药治疗慢性骨与软组织感染为主体疾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