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术测评
外固定是指伤后用于体外的一种固定方法,固定的理想要求是:损伤局部有最大限度的活动度,允许肌肉与关节有最大范围的活动度,固定作用牢固,且便于调整,同时副作用要小,合并症要少。目前临床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外固定器固定等方法。
骨外固定的以下优点:
㈠ 可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实施加压固定,牢稳固定和后期的弹性固定,以及进行骨段或肢体延长。治疗中对固定刚度可以进行调整。
㈡ 最大限度保护血运:远离骨折处穿针的空间固定方式,即不破坏骨髓内、外血运,很少干扰骨愈合的生物学环境,利于实现生物学固定。
㈢ 对全身干扰小:手术创伤小,麻醉简单,不用输血。即使在复杂伤情下对骨折进行治疗,也不干扰生命指征和影响其它脏器伤的治疗。
㈣ 固定的范围灵活:既可进行骨折局部固定,又能进行长跨度的固定或多部位的联合固定,以及跨关节的固定。
㈤ 术后还可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矫正残余的轴线偏差。
㈥ 有利于关节活动:骨干部和近关节端的固定基本不影响关节活动。
骨外固定的也有缺点:
针 眼感染是骨外固定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特别是粗直径钢针在松质骨的穿 针 和肢体延长时。但针眼感染没得到控制会进一步发展成骨髓炎。经临床观察,粗直径比细直径钢 针的感染率高,半 针 感染的严重程度比全 针大,关节部位特别是髋关节部位的针 眼感染率要比其它部位高。
为其实施外固定手术、制动、抗感染。患者出现高烧,精神不佳等症状,患肢局部肿胀明显,伴伤口大量流脓。因长时间外固定,制动肢体感觉迟钝,麻木,腿部肌肉皮肤松弛。引发的骨髓炎在现代西医中是屡见不鲜。
[注意事项]
1、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灵巧性,能根据不同部位及伤情的治疗需要,组成相应的构型,而且方便整复骨折和术后做适当的再调整。
2、随意选择穿针位置,以最大限度避开主要神经、血管及病灶区穿针,不影响局部皮瓣或交腿皮瓣的应用。
3、骨外固定器的刚度具有可调性,要满足骨折早期坚强固定和中后期弹性固定的要求。
4、骨外固定器与肢体之间的距离可调,便于肢体肿胀严重时留有足够空间;在肿胀消退后,减小骨外固定器与肢体的距离,以增加固定的牢稳性和利于功能锻炼。
5、装卸灵活、方便操作,各部件有相对的独立性,便于随时增减某些部件以及必要时将肢体架空,又可随时拆除多余部件。
6、骨外固定器的材料具有质轻、坚固、耐腐蚀等特点,最好能透X线。